
各位股票配资数据,娃哈哈的水,现在是越来越深,越来越浑了。
10月27号,财新一则猛料,撕开了后时代,这个饮料帝国最敏感最神秘的伤口。
宗馥莉控制的宏胜集团,法定代表人,换了。
注意我的用词:不是“辞职”,是“走了”。
信源怎么说?“她不愿意当法定代表人,就让她走了。”
听听这个措辞——“就让她走了”。
办公室,立马换人,给了人力资源部的副部长寇静。
这不叫交接,这叫清场。
我们深挖一下祝丽丹这个人。她不是空降兵,她是“老臣”。

她和宗馥莉合作多年,但也曾“不太和谐”。
有意思的是,当年她和宗馥莉闹矛盾,是老宗出面,把她调到娃哈哈集团。后来业绩不佳,又是老宗把她免了。最后,她又回到了宏胜。
她就像一个风向标,她的起落,就是宗庆后和宗馥莉两代人管理风格的博弈。
但现在,风向彻底变了。
老宗的平衡术失效了。祝丽丹,这位在两个时代夹缝中沉浮的老将,在9月份,被有关部门两次传唤。
她的职位,从核心,变成了“待定”。
现在,靴子落地。她“不愿意”当这个法定代表人?还是“没资格”再当这个法定代表人?
在权力的牌桌上,当你被告知“不愿意”时,你最好真的“不愿意”。
你以为只是换了一个法定代表人?不,这是地震。
我倾向于认为,祝丽丹是不想蹚浑水了,她要脱身。
各位,品,你仔细品。
她在娃哈哈待了那么多年,有没有事,她不清楚吗?
要是没风险有利益,她会拍屁股走人?
这还不够。
10月以来,宏胜旗下的乔司基地,从生产调度到管理科长,多名员工被“带走”。部分人,至今未归。
真正的战场——“娃哈哈”三个字姓什么?
前面所有的震荡、换人、调查,都是表象。
真正的风暴中心,是这三个字——“娃哈哈”。

现在的格局是什么?
宗馥莉的宏胜集团,掌握着生产、销售、人员——这是“身体”。
而娃哈哈集团,掌握着“娃哈哈”商标——这是“灵魂”。
但娃哈哈集团的股东,是三方:宗馥莉、上城区国资委、职工持股会。
灵魂和身体,是分离的!
宗馥莉早就想合体了。
今年2月,她试图把“娃哈哈”商标,从娃哈哈集团,转到她自己控股51%的杭州娃哈哈食品公司。
公主想把“传国玉玺”从宗庙,请到自己的寝宫。
结果呢?
被国资方面,果断叫停!
你猜接下来发生了什么?
9月,宗馥莉辞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、法定代表人。
你以为这是赌气?这是退让?
不。这是掀桌子之前的最后通牒。
她不当这个“集团”董事长了,她要退回自己的“宏胜”大本营。
她要用“身体”的实际控制权,去倒逼那个“灵魂”的归属权。
大戏开场。

10月13号,宏胜集团突然通知:减少娃哈哈物料采购,只买到10月底。
什么信号?要“脱钩”了。
经销商都懵了。
仅仅三天后,10月16号。宏胜又通知:可以继续采购了。
又过了几天,10月23号。宏胜的销售公司又接到口头通知:明年,继续使用娃哈哈商标。
各位,你们见过这么“反复横跳”的商业决策吗?
这哪是决策,这是在谈判桌上,一边摔杯子,一边又把杯子捡回来。
更绝的在后面。
宏胜一边在内部“反复横跳”,一边对外,开始催经销商:
10月底之前,必须缴完保证金,否则明年别签协议了!
左手还没拿到“灵魂”的授权书,右手已经开始用“身体”收明年的保护费了。
这就是今天的终局。宏胜集团,根本没有和娃哈哈集团,签署新一年的商标授权协议。
没签约。
没签约,就敢开经销商大会。
没签约,就敢收明年的保证金。
没签约,就敢口头通知“继续使用”。
这场震荡,从高管的出局与复职,到底层员工的被带走,再到商标授权的罗生门。
我们看到的,是一个庞大帝国在继承过程中,必然的撕裂。
宗馥莉想拿回一切,但国资的红线,比她想象的更硬。
生产线可以姓宗,但“娃哈哈”这三个字,还压在国资的手里。
祝丽丹的出局,只是这场风暴的开始。
后宗庆后时代,娃哈哈最大的对手,不是农夫山泉,不是元气森林,而是“娃哈哈”自己。
你觉得,娃哈哈的商标,最后会姓什么?
致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