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日有网友发文问?这么多年在高校的意义在哪……39岁,高校十年戛然而止股票配资数据,合同到期,学校一纸通知,不再续约。这一切来得毫无征兆,我副高的所有材料都已备齐,万事俱备。可突然之间,平台没了,所有的准备都失去了意义。站着中年路口,以后该怎么办?

其实这两年高校教师被辞退的真不少,有位网友也发文说,我所在城市的一个民办本科院校已经开始清退教师员工了,而且不给经济补偿金,搞的沸沸扬扬,这类学校都是是企业化运行模式,教师和学校签订的是劳动合同,教师的多少完全取决于当年招生的情况。

确实,以后想要到大学当老师的这条路会越来越难走,一是博士生越来越多了,在学历上碾压其他的学历,还有就是高校也不是那么安稳了,随着出生人数的减少,上大学的学生也一样会变少,可能也不再需要那么多的教师了。
而且,不管是民办高校还是公办高校,基本上红利期已经过去了,这是由生源决定的,除了双一流和一本高校不受大的影响,专科、民办本科、公办二本都会受到很大冲击,而且时间不会短。
不仅岗位可能没有,即便有也可能是自费上班,因为有的学校要求每位老师拉10万的横向,要不就扣年底绩效,学校有每年经费到账的要求,但大部分老师并没有能力完成,只能通过横向项目的方式来完成。
高校里,特别是层次一般的学校,横向课题大部分都是假的。所谓的横向经费,大部分都是老师找个代理公司把自己的钱转给学校,随后再想办法把钱套出来,损失部分自己承担。这种操作是很普遍的现象,学校和上级领导都知道是这样,大家心照不宣。

只能说现在高校也难了,没了以前的那种体面高薪的光环,如今在高校工作的教职工,工作和绩效压力大不大只有自己知道了。
“我师兄就在中国计量大学只,南开博士+北大博后,6年没上副教授单位不再续聘。41岁失业心这种情况太普遍了。41岁,各单位都在用年龄卡人,他去哪都没机会。他现在一边开滴滴,一边准备出国了。”
看来哪怕是高学历也一样要面临这种被辞职的风险,非升即走,这已经是很多升不上去的高学历人才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了,别再说什么高校安逸事少钱多了,好不好进去了才知道。
还有人说的比较绝对,他说大学教师,只会教书,没有实用成果,成果不能转化为钱,就相当于50%的废人。其实不管哪个行业哪个领域,都不可能是万能的,且有相当一部分职业无法直接跟生产挂钩,比如说GWY,可谁都是铆足了劲想要去。
总之不是学历没用了,是社会变了,是时代在发展,以往的荣耀慢慢的也可能会蒙尘,会“过时”,普通人能做的只能是保持不断的学习能力,不断提升自己,如此才能尽可能不被抛下。
致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